搜尋此網誌

香文化香道首頁

香文化香道Translate

2022/6/13

欽定四庫全書天香傳—含白話譯文及作者簡介

 

--丁謂是第一位提出從香之煙、氣、味之品評者,其後善香者對於沉香的評定,皆據此開展;同時也樹立中國文人對於香之氣味的評定準則。

天香傳(宋)丁謂


 宋代著名文學家王禹偁曾在平江(今蘇州)擔任長洲縣令,丁謂與好友孫何曾一同以文章拜謁,王縣令看了文章大加讚賞,認為"自唐韓愈、柳宗元之後,二百年始有此作"。王禹偁後來曾稱他是"今之巨儒",詩似杜甫。

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達蠲潔。三代禋享,首惟馨之薦,而沈水、熏陸無聞焉。百家傳記萃眾芳之美,而蕭薌鬱鬯不尊焉。

禮云:'至敬不享味貴氣臭也。'是知其用至重,採製粗略,其名實繁而品類叢脞矣。觀乎上古帝王之書,釋道經典之說,則記錄綿遠,讚頌嚴重,色目至眾,法度殊絕。

譯文

早在上古我們就已經開始使用香料供奉神明,清潔空氣。夏商周三代都首選香料祭祀,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用沉香,乳香這些香料。諸子百家的記載里有很多描述芳香之美的,但是並不推崇艾草,紫蘇,鬱金香,糧食酒這些香味。

 《禮記》裡面提到過,最好的供奉,不是享受嘴巴的口味,而是側重鼻子聞到的香味。由此可見古人對香味的推崇。香料的採制加工,名稱非常多,並且種類也多的雞零狗碎的數不過來。翻閱以前的帝王之書,佛道經典,對香料的記載和讚美也特別多,用法更多,而且很奇特。

 

西方聖人曰:'大小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又曰:'千萬種和香,若香、若丸、若末、若塗以香花、香果、香樹天合和之香。

'又曰:'天上諸天之香,又佛土國名眾香,其香比於十方人天之香,最為第一。'

道書曰:'上聖焚百寶香,天真皇人焚千和香,黃帝以沉榆、蓂莢為香。

'又曰:'真仙所焚之香,皆聞百里,有積煙成雲、積云成雨,然則與人間共所貴者,沉香、熏陸也。

'故經云:'沉香堅株。

'又曰:' 沈水香,堅降真之夕,傍尊位而捧爐香者,煙高丈餘,其色正紅。得非天上諸天之香耶?

譯文

西方佛家的聖人說:「大千世界中到處都充滿了無數的香。」又說:「調和而成的香有千萬種,有的是香料本來的形狀,也有球形,粉形,糊形;還有花香,果香,樹木香,以及天然形成的其他香。」還說:「佛家護法的眾天神用的香和各佛國的香,相比於其他的香都要好。」

道家的仙書記載:「天神燒的是百寶香,天真皇人燒的是千和香,黃帝則用沉榆,蓂莢作香。」又記載:「神仙焚燒的香,在百里之外都能聞見,能積煙成雲,積雲成雨,但是人間都把沉香,乳香視為珍貴的香料。」因此有典籍記載:「可沉水之沉香樹體堅硬。」又記載:「沉水香,在神仙降臨的夜裡,神仙的隨從會捧著香爐跟隨,煙一丈多高,顏色鮮艷,所以沉水香是不是神仙遺落下的香呢?」

《三皇寶齋》香珠法,其法雜而末之,色色至細,然後叢聚杵之三萬,緘以銀器,載蒸載和,豆分而丸之,珠貫而曝之,旦曰:'此香焚之,上徹諸天。

'蓋以沉香為宗,熏陸副之也。是知古聖欽崇之至厚,所以備物實妙之無極,謂變世寅奉香火之薦,鮮有廢者,然蕭茅之類,隨其所備,不足觀也。

譯文

有本叫《三皇寶齋》的道書裡面記載的香珠法,方法十分複雜,研磨成粉末,都研磨的非常細,然後混合在一起攪拌三萬下,封存在高檔的銀制器具里,一邊蒸一邊調和,分成豆大,做成香丸,排在一起曬乾,第二天就可以燒了,香味能讓天上的神仙聞到。

所以,大家都以沉香作為主料,乳香作為輔料。可以知道,自古聖人都非常推崇香,都收藏很多香料,作為供奉用的香火,很少有不用香料供奉神明的。但是艾草,香茅草這一類的香料,平時隨時都有,不值一提。

祥符初,奉詔充天書狀持使,道場科蘸無虛日,永晝達夕,寶香不絕,乘輿肅謁則五上為禮(真宗每至玉皇真聖、聖祖位前,皆五上香)。

馥烈之異,非世所聞,大約以沉香、乳香為本,龍腦和劑之,此法實禀之聖祖,中禁少知者,況外司耶?八年掌國計而鎮旄鉞,四領樞軸,俸給頒賚隨日而隆。故苾芬之著,特與昔異。襲慶奉祀日,賜供內乳香一百二十觔,(入內副都知張繼能為使)。在宮觀密賜新香,動以百數(沉、乳、降真黃香),由是私門之內沉乳足用。

譯文

在祥符初年的時候(1008-1016年),我曾經擔任天書扶持使,在道場裡面幾乎沒有空閒的日子,從白天到黑夜,不斷焚燒各種名貴的香料,皇帝乘車來禱告神明上香五次(宋真宗每次拜謁都要五次上香)。氣味芳香濃郁,世間少有機會能夠聞到,大概應該是用沉香,乳香研磨成細末,再用龍腦香調和,這種合香用來祭奠聖祖,宮中都少有人知道準確配方,更不要說外面的官員了。

 我曾經掌握國家大權八年,先後兩次執掌兵權,多次擔任朝廷的要職,拿的俸祿,也越來越多。所以我自己玩香,也慢慢的與以前不同了。有一次到了祭祀的日子,皇帝賜給一個叫張淮能的大臣乳香120斤。在道觀里,皇帝也經常賞賜香料,多達上百種(沉香,乳香,降真香等),因此官宦之家的沉香和乳香從來不缺。

有唐雜記言,明皇時異人云:'蘸席中,每爇乳香,靈祗皆去。'人至於今傳之。真宗時新禀聖訓:'沉、乳二香,所以奉高天上聖,百靈不敢當也,無他言。'上聖即政之六月,授詔罷相,分務西雒,尋遷海南。憂患之中,一無塵慮,越惟永晝晴天,長霄垂象,爐香之趣,益增其勤。

譯文

有唐朝的雜文記載,唐明皇的時候,就有方士說:「在祭祀神靈的儀式中,只要焚燒乳香,神靈就會降臨」的說法一直流傳到現在。宋真宗曾經下詔書:「沉香和乳香,用來供奉神靈,是因為神靈喜歡這些香料」。

 皇帝親政的第六個月,把老紙宰相的官職給擼了,給老紙發配到了西洛(今山西),後來又發配到海南。雖然特別不爽,但是也沒有了以往那些工作的煩惱,每天看著晴朗的天氣,吃著火鍋唱著歌,看天地間的雲捲雲舒,所以自己享受香爐薰香的樂趣也更加頻繁了。

素聞海南出香至多,始命市之於閭里間,十無一有假,板官裴鴞者,唐宰相晉公中令之裔孫也,土地所宜悉究本末,且曰:'瓊管之地,黎母山酋之,四部境域,皆枕山麓,香多出此山,甲於天下。然取之有時,售之有主,蓋黎人皆力耕治業,不以採香專利。閩越海賈,惟以餘杭船即香市,每歲冬季,黎峒待此船至,方入山尋採,州入役而賈販,盡歸船商,故非時不有也。'

譯文

一直聽說海南這個地方出產的香料特別多,最初就在田間地頭的農戶之間互相交易,基本沒有假貨,有個叫裴鶚的官員,是個官二代,這哥們非常熟悉海南的水土地貌,他說:「黎母山坐落在海南,四面的平原,都圍繞著這個山,山上香料很多,品質也堪稱天下第一。

 但是香料是有固定的收穫季節的,也一般都是有人買才收穫,大概是因為海南的黎族人主業是種地,采香只不過是副業罷了。閩南和越南的商人,也都是船上有空餘地方時候才來收香。每年冬天,當地人等商船來了,才進山採摘香料,然後全部賣給他們,所以要是來的時機不對,想買都買不著~

香之類有四:曰沉、曰棧、曰生結、曰黃熟。其為狀也,十有二,沉香得其八焉。

曰烏文格,土人以木之格,其沉香如烏文木之色而澤,更取其堅格,是美之至也;

曰黃蠟,其表如蠟,少刮削之,黳紫相半,烏文格之次也;

曰牛目與角及蹄,曰雉頭、洎髀、若骨此,沉香之狀。土人則曰:牛目、牛角、牛蹄、雞頭、雞腿、雞骨。

曰崑崙梅格,棧香也,此梅樹也,黃黑相半而稍堅,土人以此比棧香也。

曰蟲鏤,凡曰蟲鏤其香尤佳,蓋香兼黃熟,蟲蛀及蛇攻,腐朽盡去,菁英獨存香也。

曰傘竹格,黃熟香也。如竹色、黃白而帶黑,有似棧也。

曰茅葉,有似茅葉至輕,有入水而沉者,得沉香之餘氣也,然之至佳,土人以其非堅實,抑之為黃熟也。

曰鷓鴣斑,色駁雜如鷓鴣羽也,生結香者,棧香未成沉者有之,黃熟未成棧者有之。

譯文

海南的沉香按照品級分為四種:沉香,棧香,生結香,黃熟香。按照形狀分為十二種,這裡面沉香占了大半。

 一種叫烏文格,當地人把含油脂比較高的沉香木叫做「格」,這種沉香顏色就像是烏木,質地非常堅硬,特別好看。

 

一種叫黃蠟,這種香表面像是蠟,稍微刮削,就露出來黑色和紫色參差的質地,次於烏文格。

還有三種分別叫「牛目」,「牛角」,「牛蹄」。另外還有「雉頭」,「洎髀」,「若骨」,這些都是形容沉香的形狀。

 一種叫「崑崙梅格」,屬於棧香,是梅樹結成的香,這種香黑黃相半並且堅硬,所以當地人當成棧香。

 還有一種叫「蟲漏」,凡是被稱為蟲漏的香都品質很高,這種香類似黃熟香,因為被蛇蟲傷害後腐爛形成的精華。

 傘竹格,就是黃熟香,顏色像是竹子,黃白裡面透著黑,看上去像是棧香。

 一種叫「茅葉」,是因為形狀得名,特別輕,也有沉水的,特別容易燃燒,當地人卻因為太輕認為不如黃熟香。

 「鷓鴣斑」,花紋像是鷓鴣的羽毛,屬於生結香,是棧香級別沒有達到沉香級別的,也有黃熟香級別沒有達到棧香級別的。

凡四名十二狀,皆出一本,樹體如白楊、葉如冬青而小膚表也,標末也,質輕而散,理疏以粗,曰黃熟。

黃熟之中,黑色堅勁者,曰棧香,棧香之名相傳甚遠,即未知其旨,惟沈水為狀也,骨肉穎脫,芒角銳利,無大小、無厚薄,掌握之有金玉之重,切磋之有犀角之勁,縱分斷瑣碎而氣脈滋益。用之與臬塊者等。

鴞雲:香不欲大,圍尺以上慮有水病,若觔以上者,中含兩孔以下,浮水即不沉矣。

又曰,或有附於柏枿,隱於曲枝,蟄藏深根,或抱真木本,或挺然結實,混然成形。嵌如穴谷,屹若歸雲,如矯首龍,如峨冠鳳,如麟植趾,如鴻餟翮,如曲肱,如駢指。但文彩緻密,光彩射人,斤斧之跡,一無所及,置器以驗,如石投水,此寶香也,千百一而已矣。夫如是,自非一氣粹和之凝結,百神祥異之含育,則何以群木之中,獨禀靈氣,首出庶物,得奉高天也?

譯文

這四個品級,十二種形狀的的香材都出於同一種沉香樹,這種樹樹幹像是白楊,葉子像是冬青的葉子但是更小一些。那些質地輕並且鬆散,紋理不細密的,算是黃熟香級別。黃熟香之中,黑色堅硬的就是棧香級別。棧香很出名,雖然不知道出名在什麼地方,但是有沉香的形態,木質顯露,斷面鋒利,有大有小,手掂起來手感很沉,用刀切,感覺像是切犀牛角,豎著劈開就碎了,但是氣味濃郁。那位叫裴鶚的人說:「香材不能要特別大,否則很容易混進去不好的水貨,如果達到一定重量,也不會沉水,那就不好了。」

 他還說「香料有的依附於枯樹樁,隱藏在彎曲的樹枝或者埋藏在根部,有的依附於其他樹上,有的獨自挺拔,各種形狀。像嵌在岩石里,像是行雲一樣高聳,像是昂首的龍,像是帶著高冠的鳳,像麒麟的腳趾,像是鴻雁的羽毛,如彎曲的上臂,如並列的手指。如果香料質地堅硬色澤油潤,刀斧都砍不動,扔到容器里立刻就沉水,就是非常珍貴的寶貝,千百塊裡面才能找出來一塊。這要不是集天地靈氣形成的,怎麼會用來敬奉上蒼呢?」

占城所產棧沉至多,彼方貿遷,或入番禺,或入大食。貴重沉棧香與黃金同價。

鄉耆雲:比歲有大食番舶,為颶所逆,寓此屬邑,首領以富有,自大肆筵設席,極其誇詫。

州人私相顧曰:以貲較勝,誠不敵矣,然視其爐煙蓊鬱不舉、乾而輕、瘠而焦,非妙也。

遂以海北岸者,即席而焚之,其煙杳杳,若引東溟,濃腴湒湒,如練凝漆,芳馨之氣,特久益佳。大舶之徒,由是披靡。

譯文

占城地區出產棧香和沉香特別多,那邊的貿易往來,有的賣到大陸的番禹地區,或者賣到西域的大食國。在西域,沉香和棧香非常珍貴,跟黃金一個價。

 有個老鄉講過一個事情:「最近幾年有西方國家的商船,被颶風延誤,寄居在這裡,船長炫富,整天大擺筵席請人吃飯,非常奢侈,我們當地人知道他們比我們富有,但是看他們燒的香料,不夠濃郁,煙也不好看,遠遠不如我們當地的香料。於是,我們就把我們當地海島北岸生產的沉香燒給他們看,煙氣濃郁,香味持久,於是他們都不臭顯擺了。」

生結香者,取不候其成,非自然者也。

生結沉香,與棧香等。

生結棧香,品與黃熟等。

生結黃熟,品之下也。

色澤浮虛,而肌質散緩,然之辛烈少和氣,久則潰敗,速用之即佳,若沉棧成香則永無朽腐矣。

雷、化、高、竇亦中國出香之地,比海南者,優劣不侔甚矣。既所禀不同,而售者多,故取者速也。是黃熟不待其成棧,棧不待其成沉,蓋取利者,戕賊之也。

非如瓊管皆深峒,黎人非時不妄翦伐,故樹無夭折之患,得必皆異香。曰熟香、曰脫落香,皆是自然成者。餘杭市香之家,有萬觔黃熟者,得真棧百觔則為稀矣;百觔真棧,得上等沉香數十觔,亦為難矣。

譯文

生結香是指沉香木還沒有成香的時候就采香,不是自然形成的。生結沉香的品質與棧香等同,生結棧香的品質與黃熟香等同,生結黃熟則比黃熟香品質更低,色澤浮於表面並且不真實,質地鬆軟,燃燒後的氣味也比較辛烈,缺少溫和的氣息,時間長了味道也到處散,偶爾用用還可以。不管是沉香還是棧香,都是沒有保質期的,越陳越好。

雷州,化州,高州,竇州也是出產香的地方,但是比起來海南的香,品質差了很多。香的品質雖然比較一般,但是市場需求量大,所以開採的很多。黃熟香等不到成為棧香,棧香等不到成為沉香就開採了,根本不考慮所謂的可持續發展。不像是海南黎族人那樣淳樸,如果不是采香的季節絕對不會亂砍亂伐,所以海南沉香只要采的必定是好香。熟香,脫落香都是自然成香。江南買香的大戶,萬斤黃熟香中能選出來一百斤棧香就很不錯了;百斤棧香裡面要是想選出來十斤沉水的香,也很難。

熏陸、乳香長大而明瑩者,出大食國。彼國香樹連山野路,如桃膠松脂委於石地,聚而斂之,若京坻香山,多石而少雨,載詢番舶則云:昨過乳香山,彼人云,此山不雨已三十年矣。香中帶石末者,非濫偽也,地無土也。然則此樹若生於塗泥,則無香不得為香矣。天地植物其有旨乎?

譯文

個頭大並且光亮晶瑩的乳香產於西域的大食國。那裡香樹漫山遍野,就像是桃膠松脂那樣,落在石頭上,被人們收集起來。那裡的地貌石頭比較多,很少下雨,問他們當地人,他們說已經三十年沒有下雨了。摻雜著碎石頭的乳香並不妨礙香的品質,因為地下沒有泥土。反而這種香樹重在泥土多的地方香味反而不好,這就是所謂的天地造化吧。

贊曰:百昌之首,備物之先,於以相禋,於以告虔,熟歆至薦,熟享芳焰,上聖之聖,高天之天。

譯文

有稱讚說:香是萬物生靈之首,祭祀神明的必備之物,只有神仙聖人,君王將相才能有福分享受。

丁謂簡介:

丁謂(966-1037),字謂之,後更字公言,兩浙路蘇州府長洲縣人,祖籍河北,北宋初年宰相。丁謂機敏智謀,多才多藝,天象占卜、書畫棋琴、詩詞音律,無不通曉,是個天才式人物。書過目輒不忘,幾千字的文章,讀一遍便能背誦。早年,隨父親丁顥在涇州(今屬甘肅省涇川縣)。父親同僚竇偁見丁謂聰明機靈,頗有才氣,稱讚道:"此兒將來必定做大官。"於是將女兒相許。

丁謂(966―1037),字謂之,北宋長洲(今蘇州)人。 宋真宗時期,歷官工、刑、兵三部尚書等,兩度拜為宰相,封晉國公,顯赫一時,貴震天下。

 然而在乾興元年(1022),丁謂受「雷允恭擅移皇陵案」牽連,被罷相貶為崖州司戶參軍。從位極人臣被貶到荒蠻海島,丁謂的人生可謂跌到了谷底。

在這個時期,唯一能緩解丁謂愁緒的,是他在京都時就養成的「爐香之趣」。也就是在這期間,他寫出了香學歷史上重要的作品《天香傳》。

 《天香傳》被收錄於《四庫全書》的《陳氏香譜》中,流傳至今。

丁謂作《天香傳》,與他豐富而又獨特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丁謂早年任福建轉運使期間積累了豐富的製作貢茶的經驗;後步步高升,久位居廟堂之高,伴君左右,博聞強識,並且通曉宮中用香禮儀;晚年在政治上失勢,被貶至今海南三亞,居江湖之遠,卻因身處產香之地,繁華落盡,潛心研究,終成《天香傳》,成就「天國之香」。

 《天香傳》區區2000餘字,篇幅不長,但是研究價值極大。在文中,丁謂敘述了各個朝代用香的歷史,尤其是宋朝宋真宗時期用香與賜香情形以及禮節,各個地方沉香的優劣對比及海南沉香優良的原因和對海南沉香進行分類以及評定等方面。

 丁謂對海南沉香進行了最早的分類與劃分等級,總共「四名十二狀」。「名」是對沉香的分級,四名指四種不同品級。「狀」則是從外觀來分類,並條分縷析各種優劣。

從「四名十二狀」中,丁謂提出「生香」與「熟香」的分別,這也是歷史上首次從沉香生成的方式品評優劣,即自然成香的「熟香」和人為成香的「生香」。並認為熟香優於生香。丁謂因身處於海南島地利之便,將海南香從氣味、外觀、生成等方式進行分類與品級,為以後香學家研究和品評沉香奠定了基礎。

 丁謂是第一位提出從香之煙、氣、味之品評者,其後善香者對於沉香的評定,皆據此開展;同時也樹立中國文人對於香之氣味的評定準則。例如:南宋另一位品香高手范成大於《桂海虞衡志·志香》中,分別對海南之香與其他海外之香做了更深入的比較:

大抵海南香氣皆清淑如蓮花、梅英、鵝梨、蜜脾之類,焚一博投許,

芬蘙彌室,翻之四面悉香,至煤燼氣不焦,此海南香之辨也。

其後對海南沉香的評定,皆不出丁、范兩人論述範疇。如:趙汝適《諸蕃志》卷下「沉香」條云:「海南亦產沉香,其氣清而長。」《陳氏香譜》卷一引陳正敏雲「水沉出海南,……香氣清婉耳。」

丁謂雖然經歷了人生的衰落,但他幸運地來到了海南,品鑑了「國香」,也讓他的著作流傳千古。可見,人生還是要有一些愛好的啊...

 

2022/6/11

蒼朮的傳說故事及其知識 ~~《蒼朮香》

 蒼朮的傳說故事及其知識 ~~《蒼朮香》

 


蒼朮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不分蒼朮和白朮,而統稱為術。根據《本草崇源》的記載: 《本經》未分蒼、白朮,而仲景《傷寒》方中皆用白朮,《金匱》方中由用赤朮, 至陶弘景《別錄》則分為二, 須知赤、白之分, 始於仲景, 非弘景所分也。

蘇頌曰: "術今處處有之, 以茅山、嵩山者為佳。春生苗, 青色無椏。莖作蒿桿狀, 青赤色, 長三二尺以來。夏開花, 紫碧色, 亦似刺薊花, 或有黃白色者。入伏後結子, 至秋而苗枯。 根似薑而旁有細根, 皮黑, 心黃白色, 中有膏液紫色"

寇宗爽曰:"蒼朮長如大拇指, 肥實, 皮色褐, 其氣味辛烈,須米泔浸洗去皮用"。《本草綱目》載:"蒼朮, 山薊也, 處處山中有之。苗高二三尺, 其葉抱莖而生, 梢間葉似棠梨葉,其腳下有三五叉, 皆有鋸齒小刺。根如老薑之狀, 蒼黑色,肉白有油膏"。以上所述蒼朮與現時藥用情況相符合。

  

蒼術 - 文獻論述

蒼術


 

1、陶弘景:除惡氣。    

2、劉完素:明目,暖水髒。

3、《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    

4、李杲:除濕發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藥。    

5、朱震亨:散風益氣,總解諸鬱。    

6、《本草綱目》:治濕痰留飲,或挾瘀血成窠囊,及脾濕下流,濁瀝帶下,滑瀉腸風。    

7、《玉楸藥解》:燥土利水,泄飲消痰,行瘀,開鬱,去漏,化癖,除症,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癘,回筋骨之痿軟,清溲溺之混濁。   

8、《本草求原》:止水瀉饗泄,傷食暑瀉,脾濕下血。    

9、《醫學啟源》:蒼術,主治與白術同,若除上濕發汗,功最大,若補中焦除濕,力少。《主治秘要》雲:其用與白術同,但比之白術,氣重而體沉。及脛足濕腫,加白術泔浸刮去皮用。 

10、李杲:《本草》但言術,不分蒼、白,而蒼術別有雄壯上行之氣,能除濕,下安太陰,使邪氣不傳入脾也。以其經泔浸火炒,故能出汗,與白術止汗特異,用者不可以此代彼,蓋有止發之殊,其餘主治則同。    

11、《仁齋直指方》:脾精不禁,小便漏濁淋不止,腰背酸痛,宜用蒼術以斂脾精,精生於穀故也。    

12、朱震亨:蒼術治濕,上、中、下皆有可用。又能總解諸鬱,痰、火、濕、食、氣、血六鬱,皆因傳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中焦,故藥必兼升降,將欲開之,必先降之,將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蒼術為足陽明經藥,氣味辛烈,強胃健脾,發穀之氣,能徑入諸藥,疏泄陽明之濕,通行斂澀,香附乃陰中快氣之藥,下氣最速,一升一降,故郁散而平。    

13、《本草綱目》:張仲景辟一切惡氣,用赤術同豬蹄甲燒煙,陶隱居亦言術能除惡氣,弭災診,故今病疫及歲旦,人家往往燒蒼術以辟邪氣。    

14、《本草通玄》:蒼術,寬中發汗,其功勝於白術,補中除濕,其力不及白術。大抵卑監之土,宜與白術以培之,敦阜之土,宜與蒼術以平之。    

15、《本草正》:蒼術,其性溫散,故能發汗寬中,調胃進食,去心腹脹疼,霍亂嘔吐,解諸鬱結,逐山嵐寒疫,散風眩頭疼,消痰癖氣塊,水腫脹滿。其性燥濕,故治冷痢冷泄滑瀉,腸風,寒濕諸瘡。與黃蘖同煎,最逐下焦濕熱痿痹。然惟茅山者其質堅小,其味甘醇,補益功多,大勝他術。    

16、《藥品化義》:蒼術,味辛主散,性溫而燥,燥可去濕,專入脾胃,主治風寒濕痹,山嵐瘴氣,皮膚水腫,皆辛烈逐邪之功也。統治三部之濕,若濕在上焦,易生濕痰,以此燥濕行痰;濕在中焦,滯氣作瀉,以此寬中健脾;濕在下部,足膝痿軟,以此同黃柏治痿,能令足膝有力;取其辛散氣雄,用之散邪發汗,極其暢快。合六神散,通解春夏濕熱病;佐柴葛解肌湯,表散瘧疾初起;若熱病汗下後,虛熱不解,以此加入白虎湯,再解之,汗止身涼。繆仲淳用此一味為末、治脾虛蠱脹。    

17、《玉楸藥解》:白術守而不走,蒼術走而不守,故白術善補,蒼術善行。其消食納穀,止嘔住泄亦同白術,而泄水開鬱,蒼術獨長。    

18、《本草正義》:蒼術,氣味雄厚,較白術愈猛,能徹上徹下,燥濕而宣化痰飲,芳香辟穢,勝四時不正之氣;故時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驅除穢濁惡氣,陰霆之域,久曠之屋,宜焚此物而後居人,亦此意也。凡濕困脾陽,倦怠嗜臥,肢體酸軟,胸膈滿悶,甚至膜脹而舌濁厚膩者,非茅術芳香猛烈,不能開泄,而痰飲彌漫,亦非此不化。夏秋之交,暑濕交蒸,濕溫病寒熱頭脹如裹,或胸痞嘔惡,皆須茅術、藿香、佩蘭葉等香燥醒脾,其應如響。而脾家鬱濕,或為膜脹,或為腫滿,或為瀉泄瘧痢,或下流而足重跗腫,或積滯而二便不利,及濕熱鬱蒸,發為瘡瘍流注,或寒濕互結,發為陰疽酸痛,但有舌濁不渴見證,茅術一味,最為必需之品。是合內外各病,皆有大用者。 

 蒼朮傳說

話說有一名自京城考試回鄉的書生,回程時至西湖一游,途中邂逅了一位明媚動人的女子,心儀之餘,願花費重金偕女子同歸,但女子婉拒,終未能如願。過了五年,書生舊地重游,不禁想起佳人美麗的身影,悵然若失。此時,忽然看見那位女子熟悉的身影,書生欣喜若狂,遂邀其同游西湖美景,之後兩人不舍得分離,便一同投宿客棧。就這樣過了半年之久,書生再度提出擕手同歸的要求,女子黯然,幽幽道出:“你離去後,我因對你思念過度而一病不起,現在的我是個女鬼!我們朝夕相處,你被陰氣浸淫已深,回去後必會腹瀉大作,當服平胃散解之!”書生聽了之後又驚愕又惋惜,好一會兒才問道:“平胃散都是些平和無奇的藥味,如何能治好我的情況呢?”女子道:“其中有一味蒼朮,可以祛除邪氣!”書生返家後果然腹瀉不止,隻得依指示服平胃散,腹瀉才逐漸停止。

古代認爲,荒野嵐瘴,或瘟疫惡氣都和“濕”有密切關係,而這些邪氣則又和鬼魅之說同氣相應,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故事流傳下來。

蒼朮爲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南蒼朮)或北蒼朮的根莖,其性甘溫辛烈、氣味雄厚,能去燥濕、又能辟穢氣,勝四時不正之氣,所以常用在外感所致的腸胃病,如飲食不潔或感冒引起的水瀉不止,往往能見效。至於暴飲暴食造成脾胃運化失常、腹脹腹痛之證,另外像是胃、十二指腸潰瘍,或腸胃功能紊亂、胃泛酸、心下燒灼、胃痛、便軟、舌苔白膩而厚等,再搭配適當的藥材,都有不錯效果。


   

蒼朮除了在消化系統方面具有療效外,其它如婦科的白帶、眼科的夜盲及麻疹後的角膜軟化症等,效果也都相當肯定。此外,蒼朮還有一個特殊用途,如梅雨季節後屋内潮濕,或空屋很久沒有人居住,都可以先用蒼朮燒煙熏過,再搬進去住,可以除濕、去黴、殺菌。蒼朮屬於處方用藥不宜單服、久服,所以内服時,一定要經中醫師診斷後開立,切勿自行服藥,以免使用不當造成傷害。

    

蒼朮藥理

 朮爲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朮(南蒼朮)或北蒼朮的根莖,其性甘溫辛烈、氣味雄厚,能去燥濕、又能辟穢氣,勝四時不正之氣,所以常用在外感所致的腸胃病,如飲食不潔或感冒引起的水瀉不止,往往能見效

 

。至於暴飲暴食造成脾胃運化失常、腹脹腹痛之證,另外像是胃、十二指腸潰瘍,或腸胃功能紊亂、胃泛酸、心下燒灼、胃痛、便軟、舌苔白膩而厚等,再搭配適當的藥材,都有不錯效果。蒼朮除了在消化系統方面具有療效外,其它如婦科的白帶、眼科的夜盲及麻疹後的角膜軟化症等,效果也都相當肯定。

 

此外,蒼朮還有一個特殊用途,如梅雨季節後屋内潮濕,或空屋很久沒有人居住,都可以先用蒼朮燒煙熏過,再搬進去住,可以除濕、去黴、殺菌。蒼朮屬於處方用藥不宜單服、久服,所以内服時,一定要經中醫師診斷後開立,切勿自行服藥,以免使用不當造成傷害。

 焚蒼朮

漢族歲時舊俗。流行於全國多數地區。每年農曆除夕夜,人們焚燒蒼朮等香物。俗信能辟瘟祛濕,助陽氣上升。蒼朮是中藥,具有燥濕健脾的功能,南北朝時已有此俗。

 備註

清朝,人們在爐內焚南蒼朮,並高燒銀燭,整夜守歲。以圖吉祥。

 

『資料來自網路』

被中香爐———現代平衡環

 

被中香爐———現代平衡環





一個銅制的容器,裏頭放入火炭,置於被中,就成了中國古代用於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爐”。奇處就在這銅制容器上:不論香爐在被子裏怎麼翻滾,香爐四週的環形支架都能保證香爐呈水準放置,絲毫不用擔心火炭會傾覆。何其妙哉!

“你看,這不就是現在航空、航海中廣泛應用的萬向支架嗎?現代航船上的指南針、飛機上的導航儀,在顛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國古人取暖的一個‘小玩意兒’!”

銀香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這個焚香的香盂了,這個香盂的設計非常巧妙,無論香球如果轉動,裏面的香盂口永遠是衝上的,也就是說,香料永遠不會從香盂中掉出來的,專業原理:在外殼與爐體之間有兩層同心圓環,爐體的兩端,各有一軸支撐在內環上能自動轉動,內、外圓環兩端,同樣也各有一軸能自由轉動,三個旋轉軸互相垂直,還相互制約,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不管香爐怎麼轉動都能保證香爐的爐體保持水平位置這種造型的熏球一般球身可以上下開合,內部裝有機環和活動的轉軸,由於平衡作用,置於其中的香不會傾覆。在冬令時節可以放入被中,一來取暖,二來熏被。

唐代,大量具有異國情調的金銀製品通過絲綢之路,經由伊朗和中亞傳到中國,不但熏球製作受到外來風格的影響,大唐的熏球也傳到阿拉伯世界。又在13世紀至15世紀的時候,通過貿易往來傳到了歐洲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據說16世紀意大利人卡丹製作出的「卡丹平衡環」,即是利用了熏球的原理。中國的熏球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開始使用的常平架結構。而元稹《香球》:「順俗唯團轉,居中莫動搖。愛君心不惻,猶訝火長燒。」用詩意生動地描述了這種機構的先進性。




2022/6/10

詠降真香詩詞選 ~~《降真香》

 詠降真香詩詞選  ~~《降真香》



降真香詩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作者是唐朝詩人張籍的作品。其全詩內容如下

選得閒坊住,秋來草樹肥。風前捲筒簟,雨裏脫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藥歸。非因入朝省,過此出門稀。


有地唯栽竹,無池亦養鵝。學書求墨蹟,釀酒愛朝和。

古鏡銘文淺,神方謎語多。居貧閑自樂,豪客莫相過。

閑來松菊地,未省有埃塵。直去多將藥,朝回不訪人。

見僧收酒器,迎客換紗巾。更恐登清要,難成自在身。

自知清靜好,不要問時豪。就石安琴枕,穿松壓酒槽。

山晴因月甚,詩語入秋高。身外無餘事,唯應筆硯勞。

閑堂新掃灑,稱是早秋天。書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

莎台乘晚上,竹院就涼眠。終日無忙事,還應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閑眠癭木床。案頭行氣訣,爐裏降真香。

尚儉經營少,居閑意思長。秋茶莫夜飲,新自作松漿。

每憶舊山居,新教上墨圖。晚花回地種,好酒問人沽。

夜後開朝簿,申前發省符。為郎凡幾歲,已見白髭須。

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壘階。憑醫看蜀藥,寄信覓吳鞋。

盡得仙家法,多隨道客齋。本無榮辱意,不是學安排。

林下無拘束,閑行放性靈。好時開藥灶,高處置琴亭。

更撰居山記,唯尋相鶴經。初當授衣假,無吏挽門鈴。

客散高齋晚,東園景象偏。晴明猶有蝶,涼冷漸無蟬。

藤折霜來子,蝸行雨後涎。新詩才上卷,已得滿城傳。

 

送劉尊師祗詔闕庭三首

《送劉尊師祗詔闕庭三首》作者是唐朝詩人曹唐的作品。其全詩內容如下

海風葉葉駕霓旌,天路悠悠接上清。錦誥淒涼遺去恨,
玉簫哀絕醉離情。五湖夜月幡幢濕,雙闕清風劍珮輕。
從此暫辭華表柱,便應千載是歸程。


五峰已別隔人間,雙闕何年許再還。既掃山川收地脈,
須留日月駐天顏。霞觴共飲身雖在,風馭難陪跡未閑。
從此枕中唯有夢,夢魂何處訪三山。


仙老閑眠碧草堂,帝書征入白雲鄉。龜台欲署長生籍,
鸞殿還論不死方。紅露想傾延命酒,素煙思爇降真香。
五千言外無文字,更有何詞贈武皇。

 

送劉尊師應詔詣闕

仙老閑眠碧草堂,帝書征入白雲鄉。
龜台欲署長生籍,鸞殿邀論不死方。


紅露想傾延命酒,素煙思(艸熱)降真香。
五千言外無文字,更有何辭贈武皇?

 




題春台觀

《題春台觀》作者是唐朝詩人薛逢的作品。其全詩內容如下

殿前松柏晦蒼蒼,杏繞仙壇水繞廊。垂露額題精思院,
博山爐嫋降真香。苔侵古碣迷陳事,雲到中峰失上方。
便擬尋溪弄花去,洞天誰更待劉郎。

 

贈朱道士

《贈朱道士》作者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其全詩內容如下:

儀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虛內道場。
兩翼化生因服藥,三屍餓死為休糧。
醮壇北向宵占鬥,寢室東開早納陽。
盡日窗間更無事,唯燒一炷降真香。

 

蕭灑桐廬郡十絕

《蕭灑桐廬郡十絕》作者是宋朝詩人范仲淹的作品。其全詩內容如下:

其一
蕭灑桐廬郡,烏龍山靄中。使君無一事,心共白雲空。

其二
蕭灑桐廬郡,開軒即解顏。勞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其三
蕭灑桐廬郡,全家長道情。不聞歌舞事,繞舍石泉聲。

其四
蕭灑桐廬郡,公餘午睡濃。人生安樂處,誰複問千鐘。

其五
蕭灑桐廬郡,家家竹隱泉。令人思杜牧,無處不潺湲。

其六
蕭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新雷還好事,驚起雨前芽。

其七
蕭灑桐廬郡,千家起畫樓。相呼採蓮去,笑上木蘭舟。

其八
蕭灑桐廬郡,清潭百丈餘。釣翁應有道,所得是嘉魚。

其九
蕭灑桐廬郡,身閑性亦靈。降真香一炷,欲羌悟黃庭。

其十
蕭灑桐廬郡,嚴陵舊釣台。江山如不勝,光武肯教來。

 

書室中焚法煮降真香

《書室中焚法煮降真香》作者是宋朝詩人 鄭剛中的作品。其全詩內容如下:

村落縈盤草半遮,到門猶未識人家。
終朝靜坐無相過,慢火熏香到日斜。

 

“女冠詩”是道教界的一束瑰麗奇葩,是指出家修道的女子寫的五言詩和七言絕句。我們知道,漢末道教始創階段,女子即已出家入道,象魏華存夫人便是天師道女祭酒。南北朝時,女子入道修行漸成風尚。宋金元時期已經成為規模,孫不二的七首七言絕句可謂女冠詩中有成就的了:

 

不乘白鶴愛乘鸞,二十幢幡左右盤。偶入書壇尋一笑,降真香燒碧闌幹。

小春天氣暖風賒,日照江南處士家,催得臘梅先迸蕊,素心人對素心花。

資生資始總陰陽,無極能開太極光。心鏡勤磨明似月,大千一栗任昂藏。

神氣須如夜氣清,從來至樂在無聲。幻中真處真如幻,且向銀盆弄化生。

養神惜氣似持盈,喜墜陽兮怒損陰,雨目內明馴虎尾,朦朧雙耳聽黃庭。

荊棘須教劃盡芽,性中自有妙蓮花,一朝忽現光明象,識得渠時便是他。

 

寫得就很有意境。一句“素心人對素心花”,將全真女道士的清修淋漓盡致的再現出來。

 

 

七絕·夜宿古刹逢雨雹

天龍澤瀉千層塔,地錦川連百里霜。

神曲鬼珠生卷柏,槐花蘇葉降真香。

 

【附錄】

 


儀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虛內道場。兩翼化生因服藥,三屍臥一作餓死為休糧。醮壇北向宵占鬥,寢室東開早納陽。盡日窗間更無事,唯燒一炷降真香。白居易:《贈朱道士》,《全唐詩》。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題贈給朱道士的一首詩,真實地再現了唐代的道士們每日于窗前燒一炷降真香,以祈望真仙降臨的情景。

降真香的產地,據徐表《南州記》雲,生南海山,又雲生大秦國。李珣《海藥本草》。

 

《諸蕃志》卷下雲,降真香,出三佛齊、闍婆、蓬豐,廣東、西諸郡亦有之。……以三佛齊者為上,以其氣味清遠也。降真香的主產地為三佛齊(今蘇門答臘)、闍婆(今爪哇)等南海島國,其品質以蘇門答臘所產為上。徐表雲其生大秦國,恐是由於早期羅馬商人經由海上與中國貿易,沿路把南海諸國的物產販入中土而致。

降真香的用途,據李珣《海藥本草》雲,主要是降神辟惡:味溫,平,無毒。主天行時氣,宅舍怪異,並燒悉驗。又按仙傳雲:燒之,或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甚為第一。度籙燒之,功力極驗;小兒帶之能辟邪惡之氣也。李珣原著《海藥本草》。案:此處的醮星辰,指道教的設壇祈禱、消災解厄之法。

 

《隋書》卷三十五《經籍志》雲:(道教)又有諸消災度厄之法……夜中,於星辰之下,陳設酒脯餅餌幣物,曆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為書如上章之儀以奏之,名之為醮。醮星辰用降真香,說明降真香在道教祭祀儀式中起著重要作用。從唐詩的記載來看,唐代的道觀及道士們常燒降真香。

 

薛逢《題春台觀》就描寫了道觀的博山爐裏,降真香嫋嫋升起的情景:殿前松柏晦蒼蒼,杏繞仙壇水繞廊。垂露額題精思院,博山爐嫋降真香。……(《全唐詩》卷五百四十八)

據皮日休《寄題鏡岩周尊師所居並序》雲,處州仙都山的道士周景複,將近八十歲了,不食粟,每日只燒降真香一炷,讀經而已:處州仙都山,……黃老徒君景複居焉。迨八十年,不食乎粟,日唯焚降真香一炷,讀靈寶度人經而已。(《全唐詩》卷六百一十四)

張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也寫了案頭行氣訣,爐裏降真香的道教徒生活:
醉倚斑藤杖,閑眠癭木床。案頭行氣訣,爐裏降真香。尚儉經營少,居閑意思長。秋茶莫夜餘,新自作松漿。(《全唐詩》卷三百八十四)

曹唐《送劉尊師祗詔闕庭三首》寫了唐代道教仙翁爐薰降真香,口論不死方的風貌:仙老閑眠碧草堂,帝書征入白雲鄉。龜台欲署長生籍,鸞殿還論不死方。紅露想傾延命酒。素煙思爇降真香。五千言外無文字,更有何詞贈武皇。(《全唐詩》卷六百四十)

降至宋代,降真香的價格非常低廉,因其有辟惡除邪之功,泉州人歲夜及除夕之時,家無貧富均大量燒之:氣勁而遠,能辟邪氣。泉人歲除,家無貧富,皆爇之如燔柴然,其直甚廉趙汝適原著,《諸蕃志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