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也不單單是芳香之物,而已成為怡情的,審美的,啟迪性靈的妙物。如蘇軾的《和魯直韻》、朱熹的《香界》

《和魯直二首》 四句燒香偈子,隨風遍滿東南; 不是聞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 萬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斕斑; 一炷煙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閒。 《香界》 幽興年來莫與同,滋蘭聊欲泛光風; 真成佛國香雲界,不數淮山桂樹叢。 花氣無邊熏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 何須楚客紉秋佩,坐臥經行向此中。

2014/5/15

正印度老山檀香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及其養生之道

正印度老山檀香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及其養生之道
檀香木在很大程度上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如在印度,檀香木被稱為聖樹(Royal tree。長期以來,檀香與人們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動密切相關,特別是東方人對檀香木有一種傳統和意識上的情有獨鍾,加之與佛教的關聯,更使檀香帶有神秘的色彩。
中國歷史上,皇宮裏的傢俱,大都指定要用檀香木來做,皇帝的書房以及臥室也是不斷燒檀香,據說薰聞檀香以及坐臥在檀香木上會提昇人的靈氣。後來這些說法傳到民間,做生意的老闆都興在店裏燒檀香,期望人氣興旺。

在歷代統治者中,檀香象徵著皇權與地位,被封為“御木”。檀香所具有的神妙氣息聖潔、寧靜、深遠內斂,可達到寧神、清心、意念集中的妙用。古時檀香在所有隆重的皇家慶典及佛教法事中是必不可少的聖品,體現出了專注的意念與最至誠至聖的祈願。 
印度老檀香木色偏黃,久而轉深,香氣醇厚,經久不散,其獨特的香氣可以清心、寧神,有助於冥想和入靜。作為一味極為重要的中藥材,歷來為醫家所重視,謂之辛,溫;歸脾、胃、心、肺經;行心溫中,開胃止痛。外敷可以消炎去腫,滋潤肌膚;薰燒可殺菌消毒,驅瘟辟疫,去邪、去燥、防蟲、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