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香文化香道首頁

香文化香道Translate

2015/8/3

先秦以至秦漢的素香習俗文化..........轉載自網路

先秦以至秦漢的素香習俗文化..........轉載自網路

我國熏香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有焚香熏香的習俗和傳統。4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陶質熏爐,西周時期朝廷設有專門掌管熏香的官職;戰國時期出現銅熏爐,秦及漢代初期,隨著疆域的擴大和絲綢之路的開通,外來樹脂類香料進入北方,素香器具也呈現多樣化發展;漢武帝時期,隨著香料種類的變化和神仙思想的盛行,博山熏爐應運而生,熏香焚香習俗更加普遍,出現了熏香文化的第一個高潮,為後世熏香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時至今日,熏香由起初熏香衣物、消除疲勞以及驅散蚊蟲等,逐漸演變成一種雅致的生活習俗。

一、熏香習俗的歷史淵源

中國焚香熏香習俗源遠流長。喜香愛香是人的天性,遠古時期先民在燃燒柴草的過程中,發現了香草、香木的種種功效,於是便有意識地將帶有芳香氣味的植物放在火中燒熏,以淨化空氣,改善生活環境,從而引發了人們嗜好熏香的習慣。

從考古發現可知,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用於熏燒的器具;但熏香見諸於文字記載,則到了西周時期。

《周禮》曰"剪氏掌除璧物,以攻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蟲之事。"可見,西周時期,朝廷就開始設有掌管熏香的官職,專門負責用香草香木熏室、驅滅蟲類、清新空氣,熏香此時已成為西周王室貴族的時尚之風。

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已經對香料植物有了廣泛的認識和使用。

人們佩戴香草香木,熬蘭為膏,以鬱金入酒,還用蘭、惠煮水沐浴。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多陰雨,濕度大,蚊蟲多,人們佩戴香囊、燒熏香料以除潮濕,驅趕蚊蟲。

《禮記·內則》載"男女未冠拜者,……,皆佩容臭。"鄭注"容臭,香物也,以理佩之。"陳注"容臭,香物也,助為形容之飾,故言容臭,以理佩之,後世香囊即其遺制。

"在屈原《離騷》【1] 中有許多古人佩戴香草香木的詩句"啟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惹宦"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也有"蘇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撩,辛夷帽兮藥房;罔薛荔兮為帷,摒惹梅兮既張"的詩句。春秋戰國時期關於燒熏香草香木的記述也很

《左傳·僵公四年)) : "一熏一菇,十年常有臭。"杜注"熏,香草。"

((漢書·龔勝傳》引古諺"熏以香自燒,膏以明白銷。" ((急就篇》顏注"熏者,燒取其煙以為香也。"

((莊子·讓王》就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記載;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也有"熏以椒桂"的記載;《詩經》、《尚書上《左傳》、《山海經》等也有很多關於此類的記述。

秦統一至西漢初期,隨著疆域的擴大,各民族經濟文化的融合,人們對香料有了更加豐富的認識,南方濕熱地區和西域出產的香料源源不斷進入北方,熏香習俗文化在秦漢時期得到快速發展。在已發掘的廣東南越文王陵、廣西貴縣、梧州的南越國漢墓中,都出土了大量的銅熏爐、陶熏爐。

長沙馬王堆號漢墓一座墓就出土了兩個彩繪陶熏爐,六個香囊、六個香草袋、一個香枕、兩個香查,兩個香熏罩及十多種香料。由此可見秦至西漢初,長江以南特別是兩廣地區熏香習俗文化的繁榮景象。

漢武帝在位期間,大規模開邊,通西域,統南越,開海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達到鼎盛,海外名貴香料也隨之源源不斷進入中原,使熏香習俗更加普遍。

據史載,漢武帝本人就嗜香成癖,各地官吏、鄰邦諸國則競相進貢異香,從而極大的帶動了宮廷用香熏香習俗。

《太平御覽》引東漢應前《漢官儀)) : "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奏事"尚書郎須口含雞舌香(丁香) .一身香氣的侍奉天子。百官上朝須隨身佩香,漢武帝置椒房儲寵妃,還以賞賜熏香爐表示恩寵,如1981年漢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一件主基金銀竹節銅熏爐,從爐側銘文可知,此爐原是西漢皇家未央宮的專用器物,後來被漢武帝賞賜給了陽信長公主。

漢代,熏香習俗由宮廷逐漸發展到民間。民俗五月端午,要在房中懸掛、熏燒艾草、芸香等,以防止蚊蟲籲咬,防衣服、被褥被蟲姓;給小孩掛香囊,以驅邪惡。

西漢初期,熏香使用的香料種類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先秦時期,由於地域環境、氣候條件的限制,中原不太適宜香料植物的種植,所用的香料比較單一,香料植物主要為茅香。茅香是一種驅蟲的重要香料. ((廣雅·釋草)) : "熏草,惹草也。"慧即茅香。

《名醫別錄)) : "草草,一名惹草,生下濕地。"陶注"俗人呼燕草,狀如茅而香者為熏草,人家頗種之。"而在長江以南,濕熱的氣候,比較適宜香料植物的生長,香料的種類較多,在《離騷》中提到了秋蘭、慧、江離、艾、椒、桂、蕭等十多種草木類的香料。

死于漢文帝十五年(西元前165 )的馬王堆一號漢墓的女主人辛追,其墓中發現的茅香、高良姜、姜、桂、花椒、辛夷、草本、杜衡、佩蘭等十多種香料,這些香料均為國產,多產于長江、黃河流域。

漢武帝在位時"鑿空"西域,打通了陸上絲綢之路;于西元前111 年平南越,經營嶺南,派使臣出使南海諸國,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

中國與西域和南海開始了貿易往來,原產於西域和南海諸國的名貴香料遠涉重洋、翻山越嶺進入中國。外來的檀香、沉香、龍腦、乳香、甲香、雞舌香等成為漢代王公貴族的香中佳品。

國產香料以植物類為主,主要用於熏燒,或縫於香囊中佩戴;而外來香料以樹脂類為主,如熏陸香,《魏略》曰"熏陸香出大秦國(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 •雲在海邊,自有大樹生於藝!,、中,盛夏時樹膠流出沙上。"

樹脂類香料還可以利用幾種香料調和成另→種香料。東漢時期,出現了調和香料的"香方" ((後漢書·西域傳》說大秦國"合會諸香,煎其汁以為蘇合。" ((香譜》載"金日啤入侍,欲衣服香潔,自合二香帶之,武帝果悅。"說明在漢武帝時期,香料的種類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樹脂類香料、合成香料的香氣更加濃郁,持續更加長久,殺菌驅疫效果更加顯著。

《博物志》曰"西域使獻香,漢制獻香不滿斤不得受,西使臨去乃發香器,如大豆者,試著宮門,香氣聞長安四周數十裏中,經日乃歇。

[氣世費記》曰"漢武時,長安大疫,人死日以百數。帝乃試取月民國神香,燒之於城內,死未滿三日者活,芳氣經三月不歇。

郭子橫《洞冥記》曰"漢武帝於招仙閻燒靡離之香,屑如粟,一粒香氣,三月不歇。

 ((太平御覽))981 卷《香部》曰"南海出千步香,佩之聞於千步也。漢雍仲子進南海香物,拜為浩陽尉,時人謂之香尉。日南郡有香市,商人交易諸香處。南海郡有香戶。日南郡有千畝香林,名香出其中。"

香料種類的變化和西漢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熏爐可以證明,漢代是用香較盛的朝代,西域及東南亞香料進入中原地區,香熏器具更加豐富多樣,特別是博山爐的出現,使熏香文化達到了第一個興盛時期。

二、熏香器具的歷史沿革

先秦及漢代的熏香器具主要有熏爐、熏球、香囊和香枕。

1.熏爐。熏爐是最主要的熏香器具。現有史料沒有提到專門用於熏香的熏爐始制於何時,但考古資料證實,距今4 000 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我國先民就開始製作有陶熏爐。

1983 年,在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浩大墓中發現了一件竹節紋帶蓋陶熏爐,高11 厘米,口徑9. 9 釐米,泥質灰陶,大口,斜直腹,矮圈足,腹部飾六周竹節紋,笠形蓋上有三孔為一單元的六組十八個小圓孔。這可說是我國目前出土最早的熏爐。

西周時期,朝廷已設有熏香的專職官員,由此說明西周時期已大批量的製作專用的熏香器具,只是目前還沒有考古實物出土。

戰國時期銅質熏爐出現, 1995 3 月陝西省鳳翔縣姚家崗出土了1 件鳳鳥銜環銅熏爐。通高35. 5釐米,熏爐頂端有一鳳鳥,其下的爐體為圓球形,分上下相等的兩個半球;上層樓孔,中腰上有四個銜環獸首,附著於上半球的下沿;底座呈覆鬥形,底座與爐體間有一空心八角形方柱連結;造型奇特,工藝精湛。

秦統一時間較短,出土的熏爐也較少。不過,鹹陽博物館藏有一件銅熏爐,此熏爐由爐蓋、爐身和底座三部分澆鑄焊接而成,高19.5 釐米;熏爐上部為橢圓形球體,正中有一樞紐將球分為等距離的兩半,可開啟,上半剪片尊葉樓孔,下半盛放香料;柄為柱狀形,喇叭形底座;由座上陰刻篆字"大吉"2 字,可知其大致年代為秦。

西漢早期,熏爐的種類增多,數量也明顯聚增。廣州的西漢南越王墓、長沙馬王堆漢墓等出土的熏爐數量都較大,據《廣州漢墓》一書記載,廣州地區發掘的200 多座漢墓,竟有一半墓葬中發現熏爐。

到漢武帝時期,博山爐大量出現。博山爐因其獨特的風格和蘊含的思想文化,使其成為後世熏爐的典範。
下文還將重點分析博山爐的風格特徵和產生原因,這裏不再贅述。

2. 熏球。因其為球形,稱為"熏球""香氈"主要用於被褥、衣服的熏香、消毒。西漢司馬相如《美人賦》曰"於是寢具既設,服玩珍奇,金組熏香。"章樵注"組音臣,香氈,推席間可旋轉者。

"晉葛洪《西京雜記》記"長安巧工丁緩者,又作臥褥香球,一名被中香爐,本出房風,其法後絕,至緩始複為之,為機環轉運四周,而爐體常平,可置被褥,故以為名。熏球呈圓球狀,由球形外殼和球體內部的半球形爐體兩部分組成。外殼樓空,分為上下兩半,兩半球之間以子母口扣合。半球形爐體以承軸掛於球體中央,在重力作用下,無論熏球如何滾動,爐體始終能保持水準狀態,爐體內焚熏的香料不會傾倒外泄,可置於被中或系於袖中。其原理與現代航海航空中使用的陀螺儀原理相同。

最早提到熏球的資料是為西漢司馬相如的《美人賦>> ,但熏球實物在迄今發掘的漢代墓葬中還未發現,最早發現的熏球在唐代墓葬中。熏球設計精巧,不僅是一種藝術珍品,從機構學的觀點看,也是一項重要創造。

3. 香囊。古時又稱香包、香型、香袋、佩偉、荷包等。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記載始於西周,當時的年輕人在拜見父母長輩時,隨身都要佩戴香荷包,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在長沙馬王堆一號墓中就出土了四個香囊。

4. 香枕。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一個香枕,也稱藥枕,高12 釐米,長45 釐米,寬10. 5 釐米,枕內填塞佩蘭。佩蘭為菊科植物,是一種中草藥。佩蘭全草含揮發油,其氣味特別芳香。佩蘭性平味辛,能芳香化濕,醒脾和胃,清暑辟穢。藥枕既有芳香化濕和抑菌消毒辟穢的作用,又具養血安眠之功效。

三、漢代博山爐的風格特徵

漢武帝時期,博山爐出現o 由於博山爐製作精妙,特點鮮明,廣為使用,不少人將博山爐推為熏爐的鼻祖,甚至用"博山""博山爐"作為熏爐的代稱。

河北省滿城中山王墓出土的錯金銅博山爐和於陝西省興平漢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噩金銀竹節高柄銅董爐,堪稱漢代博山爐的代表。

劉勝墓中出土的錯金銅博山爐,爐高26 釐米,爐座為豆形,其上鑄有三條在海浪中騰歡的蚊龍,在龍頭托著爐蓋;爐蓋為山形,山勢峻峭,峰巒起伏,其上有神獸、虎豹、群猴嬉戲、獵人捕獸等生動活潑的雕刻;整爐採用錯金工藝裝飾,飛動流暢的錯金花紋猶如祥雲佈滿全器。

漢武帝茂陵出土的竹節熏爐,高58 釐米,底徑15. 5釐米,爐身的造型與劉勝墓出土的大體相同,只是爐柄特別長,底座雕有兩條龍,蟠體仰頭張口,爐柄系從龍口中向上伸延,柄做成五節的竹節狀;柄上端承托爐底,柄上端鑄有三條軀體昂首的長龍,龍頭頂托著爐底;龍體輩金,爪噩銀,鱗甲靈動,體態矯健。

山爐造型很多,滿城漢墓中還出土了透雕盤龍博山爐、騎獸人物博山爐等,博山熏爐在發掘的漢代王墓中很多見。

博山爐主要由爐蓋、爐身、底座三部分組成,有的底座部分變成承盤。爐蓋高且尖,上面樓雕峰巒、人物、動物、雲氣紋之類,象徵海上"三座仙山"之境。爐下的託盤象徵海水。使用時,將香料放入爐內燃燒,煙從蓋上的樓孔冒出,如同雲霧繚繞,似人有人仙境的感覺。

漢代李尤《熏爐銘》曰"上似蓬萊,吐氣委蛇,芳煙布繞,遙沖紫微。"就是描寫博山爐熏香的景象。

《藝文類聚》卷七十引漢劉向《熏爐銘)) : "嘉此正器,嶄岩若山;上貫太華;承以銅盤,中有蘭締,朱火青煙。

南齊劉繪《博山香爐》曰"參差郁佳麗,合遝紛可憐;蔽野千種樹,出沒萬重山。上樓秦王子,駕鶴乘紫煙;下刻蟠龍勢,矯首半銜蓮。傍旁為伊水麗,芝蓋出岩間;複有漢遊女,拾羽弄餘餘冊。"

博山爐產生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香料發生變化,脂類香料輸入,博山爐的產生是為適應新的香料品種。秦始皇統一六國,加強了中原和嶺南地區的聯繫,漢武帝平南越,開通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便利了東南亞和西域香料的輸入。這些香料多為樹脂類香料,並被製成香餅或香球,須置於炭火等燃料上熏烤。

先秦時期,熏爐造型以豆形、圓球形為主,爐身較淺,爐蓋較平,香料主要是茅香等草本植物,可直接放在熏爐中燃燒,雖然香氣霞鬱,但煙氣很大。為了熏燒樹脂類香料,熏爐的形制隨之發生變化。熏爐的爐身變深,以便在下部放置炭火。為防止炭火太旺,爐身下部的進氣孔縮成很窄的縫隙,這樣,香料慢慢被加熱,香味徐徐散發,而煙氣又不大。同時,將爐蓋增高,爐蓋多呈圓錐形,其上在雕飾以山巒、動物等。

二是受秦漢時期道教神仙思想影響。秦漢時期,道教神仙思想盛行,其注重以香敬神,盛傳東海之上有三座仙山,名曰"蓬萊、方丈、贏洲",山上有仙人居住,樓閣宮闕均為金玉建造,還有靈丹妙藥,人食之可長生不老。

漢武帝崇尚神仙思想,為拜訪神仙,得到長生不老藥,便嗜好熏香,於是有人模擬傳說中仙山的景象製作了博山爐,獻給漢武帝。熏爐的爐蓋被雕塑成群山的樣子,爐蓋多山故其被稱為"博山爐"。以山形寓意傳說中神仙居住的仙山。

呂大臨《考古圖》記載"香爐像海中博山,下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四環。" ((西京雜記》曰"丁涯作九層博山香爐,樓以奇禽怪獸,皆自然能動。"

博山爐蓋上有山巒群峰,飛禽走獸穿插其間。在山巒隱蔽處有一些孔隙,當香料在爐中燒熏時,香煙從樓孔散出,有如群山中飄出的嫋嫋雲霧,香氣四溢,沁人肺腑。博山爐似把神話傳說中虛無鏢繃;而又令人神往的三座仙山真實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表現出人們追求長生不老的美好願望。博山爐的出現,使熏香的風習更加普遍,也使熏爐從實用器演變成一種彰顯主人修養、風格、品位、尊貴的裝飾品。

四、慧番的目的和作用

1.為桂除卑溫,驅逐蚊蟲,淨化空氣。古人席地而居,特別是我國南方多陰雨,空氣潮濕,多蚊蟲。

絕大部分芳香植物含有較強的揮發性物質,其具有殺菌、除穢、除潮、清香、驅蟲的功能,通過燒熏散發出的氣味,可起到免疫避邪、殺菌消毒、防腐除黴,驅蟲滅蚊的作用。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木本香料尚未大量傳人北方,所用只是蘭蕙椒桂等香草香木。

"越人熏之以艾""熏以椒桂""穹室熏鼠,塞向瑾戶等詩句中,可以看到古人以莽草、艾吉、花椒、桂等香草香木熏室,驅滅蚊蟲,清新空氣。到了漢代,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就有"紅羅覆鬥帳,四角垂香囊"的詩句;民間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諺語,從宮廷到民間都流行將香囊懸佩腰際、胸前或垂於帳角。

2. 可以起到醒神益智、鎮痛健脾,潤肺寧心、養生保健等作用。我國人民利用熏香來養生保健有著悠久的歷史。對各種香料的品性有較深的研究,發現不同的香料,其功能各異。有的具有驅蟲功能,有的具有殺菌消毒功能,有的具有免疫避邪的功能,有的具有避瘟防病等醫療保健功能,熏香與醫藥衛生形成了密切的關係。

熏香法可說是中國傳統的醫療保健方法,古人通過隨身佩帶、室內焚燒香藥、熏衣被等方式以驅蟲、避瘟、防病。

相傳軒輾黃帝曾燃用過"沉榆之香"消毒。

《山海經》載"佩之(熏草) ,可以已厲()

((禮記》有"雞初鳴,鹹盟漱,……皆佩容臭"記載。容臭,就是香物。

《楚辭補注》也提到"佩煒"佩煒就是佩帶香囊。

《史記·禮書》也記載,秦漢時期,帝王身旁常置有香藥;漢代的名醫華信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藥物製成香囊,懸掛在居室內,用來預防肺結核病。

除佩帶外,古人還熏燒香草香木,以避瘟、防疫、治病。

張華《博物志》雲"天漢二年(西元前99 ) ,長安大疫,燃返魂香,宮中病者,聞之即起。香聞百裏,數日不歇。疫者未三日者,熏之皆癢。

"漢武帝焚"月支神香"解除了長安瘟疫;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漢代名醫淳于意用熏治法,治癒了濟北王侍者韓女因憂鬱所致之疾病。

《慧琳音義》記載"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芳香植物通過熏燃,有抑制甚至殺滅病菌或病毒的作用,具有醒神、開竅,暢達情志的功效。

漢代,用香熏炙衣被是宮中一種衛生保健習俗。文獻上記載說,在熏爐外罩上熏籠,將衣服放在熏籠上,蝨子會從衣服上統統掉下來。

應召力《漢官議》曰:
"尚書郎入直台中,給女侍史二人,皆選端正。指使從直女侍史執香爐,燒熏以從入台中給使護衣。"湖南長沙的馬王堆一號墓出土了為熏香衣而特製的熏籠。

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了錯金博山爐、鼎形銅熏爐、帶提籠熏爐、透雕盤龍博山爐、騎獸人物博山爐等大量工藝精湛的董爐,都可用作熏衣的器具。冬季,熏爐在熏香的同時,還可取暖。

漢代劉向《香爐銘》說"承以銅盆,中有蘭緒,朱火青煙""朱火"就是明火,明火可增加室內溫度。

3. 祈祝神明,祭祀祖先。自古以來,東西方國家在祭祀神明、祖先的儀式上中都有熏燒香品的習俗。

無論是奠天祭地,供養釋迦,禮敬老子,尊宗禮祖,都要點香熏香。

古代自然科學不發達,原始宗教崇拜與巫術崇信神靈,迷信鬼神,先民們認為一切都是神的恩賜,對崇拜的神靈極度敬畏,把焚香熏香逐漸用在了祭祀神靈方面,祈禱以達神明,以求保佑。

《周禮·春官·大宗伯)) : "以祖祀祀吳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楠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注"檀之言煙,三祀皆積柴……孀燎升煙,所以報陽也"。正在"扭,芬芳之祭"

((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拔除釁浴。 釁,同"",即以香塗身。鄭玄注"釁裕,謂以香董草藥沐浴。 可見,梧祀就是燒香草香木,以香煙敬神祭祖先。

宋代洪芻《香譜·天香傳)) : "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所以奉神明,所以達描潔。三代祖祀,首惟馨之薦"

是說熏香始於上古時代,用香主要目的是供奉神明、除穢。夏商周三代的祭祀,首先是進行馨香之祭。

《禮記·郊特牲》也雲"至敬不饗昧,而貴氣臭也。"

對神明來說,最好的敬奉不是享用食物而是在聞馨香氣味。因此在大多數的宗教活動和各種祭祀活動中都少不了焚香和熏香,香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供品與用品。秦漢之際,由於道教神仙思想的盛行和佛教的傳人,熏香逐漸用在了敬神禮佛活動方面,佛教和道教都大力提倡用香。

在道教裏,香被作為五種供品之一。在拜表、煉度、施食等儀式中都要將五種供品,即香、花、燈、水、果獻於神壇之上o

道書《登真醋、訣》稱"香者,天真用茲以通感;地抵緣斯以達信,非論齋潔、祈念、存思,必燒香。左右侍香金童,必為招真達意。

意思是說香可以上達天,下通地。熏香主要器具博山爐就是在漢代道教神仙思想的影響下產生的。

在西漢傳入中國的佛教,對香十分推崇,其認為"香為佛使""香為信心之使"香被視為最重要的供品,也是"浴佛"的主要香料。

《法華經》列出了"十種供養"其中四種都是香品。沉香、檀香、丁香、郁金香、龍腦香被密宗稱為"五香"

佛家稱檀香為"旃檀",也將旃檀之林”"。熏香、上香幾乎是所有佛事活動必有的內容o 從日常的誦經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會、水陸法會、佛像開光、傳戒、放生等佛事活動,都少不了香。許多重要佛事活動,必以隆重的上香儀式作為開始。

不僅用香,而且上香前後都要有恭敬鄭重的禮儀。漢代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興盛,更加促進了熏香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