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香文化香道首頁

香文化香道Translate

2015/8/4

隋唐時期:香文化的成熟與完備(轉載)

隋唐時期:香文化的成熟與完備(轉載)

香文化在隋唐時期雖然還沒有完全普及到民間,但這一時期卻是香文化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香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從而形成了一個成熟、完備的香文化體系。

隋唐之前,隨然中國的上層社會對香已推崇備至,但由於大多數香料,特別是高級香料並不產於內地,且多為邊疆、鄰國的供品,所以可用的香料總量很少,即使對上層社會來說也是稀有之物,甚至級別稍低的官吏也難以享用。 這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香文化的發展。 而唐代之後,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隨著唐王朝成為一個空前富強的大帝國,其對外貿易及國內貿易都空前繁榮起來。 西域的大批香料通過橫跨亞洲腹地的絲綢之路源源不斷的運抵中國。 雖然安史之亂後,北方的陸上絲綢之路被阻塞,但隨著造船和航海技術的提高,唐中期以後,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興盛起來,從而又有大量的香料經兩廣、福建進入北方。 香料貿易的繁榮,使唐朝還出現了許多專門經營香材香料的商家。 社會的富庶和香料總量的增長,為香文化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唐代,大批文人、藥師、醫師及佛家、道家人士的參與,使人們對香的研究和利用進入了一個精細化、系統化的階段。 對各種香料的產地、性能、炮製、作用、配伍等都有了專門的研究,製作合香的配方更是層出不窮。 如《唐開元宮中香》所述:
“……
沉香:二兩,細銼,以絹袋盛,懸於銚子上,當中,勿令著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兩,清茶浸一宿,炒令無檀香氣……”

在這個時期,對香品的用途也有了完備細緻的分類:會客用的香,臥室用的香,辦公用的香,修煉用的香等等各不相同;佛家有佛家的香,道家有道家的香,不同的修煉法門又有不同的香……可以說在唐代已經是專香專用了。

象前朝的帝王一樣,唐代的許多皇帝,如高宗、玄宗、武后等都對香料十分鍾愛,而且依仗國力之雄厚,在用香的品級和數量上都遠遠超過前代的帝王。

香檀木雖貴以斤兩相論,唐皇宮內仍取之為香床、香幾等大件物品;皇帝經行之處,甚至以龍腦、鬱金鋪地,還常用沉香、檀香、龍腦、麝香等配入塗料塗刷皇宮內的樓閣殿柱。

佛教在唐代的興盛也對香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推動。 佛家的教理經書對香大加推崇,幾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動中都要用香。 不僅敬佛供佛時要上香,而且在高僧登台說法之前也要焚香;在當時廣為流行的浴佛法會上,要以上等香湯浴佛;在佛殿、法壇等場所還常要潑灑香水。 唐代皇帝大多信佛,皇室參加佛事活動甚為頻繁,​​其用香量之大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傳說一:佛祖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成道後開始弘揚佛法,講經傳道。當時正值印度炎熱的天氣,信徒皆昏昏欲睡。於是佛祖叫人遍尋能發出香氣的木材拿來燃點,木材散發出的香味白天可提神醒腦、振奮精神,到了晚上還能驅除蚊蚋,這便是佛教中關於燒香的源起。

傳說二:如果給它加一個標題應該是不可思議之事 佛祖住世印度之時,有一種牛首栴頭香堪稱世界上最寶貴最奇妙的香。 

《首楞嚴經》卷三曾說:此香复於一銖(二十四銖爲一兩),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佛滅度後這種牛首栴頭香便再也沒有出現過,於是人們猜測世界上除了佛祖的福德外,再沒有人堪當受用那種奇妙之香了。 也就是說這種香已經永遠也不會再出現了,我們只能從文字記載中去猜測、聯想、揣摩、冥想那種神秘悠遠的屢屢升騰的香煙和那種即使用繞室數日餘香不絕來形容也無法表達其億萬分之一的味道。

如此看來薰香的習俗來源於宗教信仰,上古時期人們對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解釋不了,感到神秘莫測,希望藉助祖先或神明的力量驅邪避疫、豐衣足食。 於是找尋與神對話的工具。

香在中國人心目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精神工具,先民們希望能籍著裊裊香煙搭起人神之間溝通的橋樑。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關於薰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各主要文明中,中國人在大約公元前4500年就已發現植物中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而有焚香的紀錄則始於周朝,漢武帝時(公元前140——87年)我國已開始生產炷香。

中國盛唐時長安成了世界科技的中心,也正是這個時候,香除宗教而外——用於的目的被人們越來越重視,連東瀛(即日本)的貴族也學起唐人的樣子,經常舉行香會或稱為賽香的薰香鑑賞會(日本名著《源氏物語》中曾多次提到),而這便是日本香道的前身。)

在唐代的香具中,出現了大量的金器,銀器,玉器,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爐的製式,外觀也更加華美。

熏球(漢代已經出現)、香斗等香具開始廣泛使用。 (熏球由兩個半球形鏤空金屬片扣在一起,中央懸掛一杯形容器,容器內可以焚燒香品,即使搖擺晃動,香品也不會傾灑出來。香鬥是帶有長柄的小香爐,可以握在手上,主要用於供佛。)

在敦煌壁畫裡就常能見到香鬥、博山爐等豐富多彩的唐代香具。

唐代的文人繼承了魏晉尚香的風習,也寫出了很多涉及香的詩詞,王維、白居易、李白、杜甫等大家都有此類作品。


如王維在《謁璇上人》中寫到:

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 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養。
誓從斷臂血,不復嬰世網。 浮名寄纓佩,空性無羈鞅。
夙承大導師,焚香此瞻仰。 頹然居一室,覆載紛萬象。
高柳早鶯啼,長廊春雨響。 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將見身雲,陋彼示天壤。 一心在法要,願以無生獎。

在大唐的盛世環境中,中國香文化所獲得的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為其在宋元明清的興盛奠定了一個極為良好的基礎。 可以說,正是由於唐代的發展,使得後來香文化的普及成為一件自然的,也是十分必然的事。